您所在位置: 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 > 师资队伍 > 正文
李晓钟
时间:2024-07-18来源: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 作者:点击数:

李晓钟,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,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,江苏省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”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,博士生导师,二级教授,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浙江经济研究院院长。

主要研究领域为:国际贸易、数字经济、产业经济

学术成果:在《管理世界》和《中国工业经济》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,其中,一级期刊及以上期刊论文40余篇、被《新华文摘》《中国人大复印资料》全文转载5篇;出版著作5部;主持国家级、省部级及以上项目10余项,其中,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、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;主持完成横向课题20余项。专著、论文先后获得省部级奖6项及市厅级奖10余项。

教育经历

1989年9月至19923月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经济学硕士学位,199412月至199512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,20009月至20038月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经济学博士学位,20039月至20058月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后研究人员。

工作经历

1985年7月至20146月,江南大学商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曾任商学院院长(2007.12-2013.12)、省级中国物联网发展战略研究基地主任。

2014年6月至20246月,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二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,智慧产业研究所所长,曾任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院长(2016.4-2023.5)。

2024年6月至今,新葡的京集团35222vip二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浙江经济研究院院长。

教学与课程

1)《国际经济学》(本科生课程)

2)《国际投资研究》(研究生课程)

3)《国际投资研究》浙江省级优秀研究生课程(第一,2023

4)《经济学学科导论》浙江省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(第一,2022

学术兼职

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库专家,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库专家,长江学者评审专家、多个期刊评审专家、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、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副会长、浙江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、浙江省学位委员会经济学学科评议组成员、浙江省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。

科研奖励或学术荣誉

1)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、浙江省“钱江学者”特聘教授、江苏省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”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、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。

2)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(2021年)

3)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(2020年)

4)浙江省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(2017年)

5)全国外经贸研究成果三等奖(省部级奖)3

6)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三等奖(省部级奖)1

7)市厅级奖10余项

代表性项目

1)互联网融合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(17ZDA054)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,主持(首席专家),已结题。

2)智能服务产业化路径研究(12AZD111)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,主持,已结题。

3)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研究(21TJZD03),浙江省统计重大研究计划项目,主持,已结题。

4)新形势下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研究——基于外商直接投资提升我国区域创新效率研究(07BJ002)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,主持,已结题。

5)电子商务驱动的产业集群转型与竞争力提升研究(U1509220)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,子课题5负责人,主持,已结题。


代表性著作

1)数字经济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发展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(专著)(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,2021年)(第一)

2数字经济下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研究(专著)(2020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二等奖(第一)

3)中国利用外资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研究(专著)(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,2017年)(第一)

4)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——理论与实证研究(专著)(第六届全国外经贸研究成果三等奖,省部级奖,2004年)(独著)

5)数字贸易:理论与应用(主编),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,20234月。(第一)

代表性论文

[1]李晓钟,毛芳婷.数字经济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[J].中国软科学,2023,(01):40-50.

[2]李晓钟,吴文皓,顾国达.数字经济发展能否提升区域经济韧性?——基于中介效应、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的研究[J].浙江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22,52(12):21-39.

[3]李晓钟,李俊雨.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[J].农业技术经济,2022,(02):77-93.

[4]李晓钟,王欢.互联网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区域差异比较研究[J].中国软科学,2020,(12):22-32.

[5]李晓钟,徐怡.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效应与门槛效应研究——基于电子信息产业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据[J].中国软科学,2019,(05):31-39.

[6]李晓钟,吕培培.我国装备制造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及贸易效率研究——基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实证研究[J].国际贸易问题,2019,(01):80-92.

[7]李晓钟,黄蓉.工业4.0背景下我国纺织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——基于纺织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融合视角[J].中国软科学,2018,(02):21-31.

[8]李晓钟,陈涵乐,张小蒂.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绩效研究——基于浙江省的数据[J].中国软科学,2017,(01):22-30.

[9]李晓钟,吴振雄,张小蒂.政府补贴对物联网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——基于沪深两市2010-2013年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[J].中国软科学,2016,(02):105-113.

[10]李晓钟,王倩倩.研发投入、外商投资对我国电子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比较——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与分析[J].国际贸易问题,2014,(01):139-146.

[11]李晓钟,胡卉君,沈潇茹.中国对日本蔬菜出口增长效应分析[J].农业技术经济,2013,(05):119-128.

[12]李晓钟,何建莹.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溢出效应分析[J].国际贸易问题,2012,(07):87-95.

[13]李晓钟,李清光.中国绿茶国际市场势力实证分析[J].国际贸易问题,2011,(08):24-31.

[14]李晓钟,张国瑜.FDI对苏粤本土工业技术溢出效应的比较分析[J].国际贸易问题,2010,(02):106-113.

[15]李晓钟.FDI对我国纺织服装业技术溢出效应分析[J].财贸经济,2009,(07):88-93+136.

[16]李晓钟,张小蒂.我国茶叶贸易基于标准化生产增进比较利益的分析[J].农业经济问题,2009,(03):87-92.

[17]李晓钟,张军.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三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和分析[J].国际贸易问题,2008,(12):90-95.

[18]李晓钟,张小蒂.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及地区差异分析[J].中国工业经济,2008,(09):77-87.

[19]李晓钟,张小蒂.江浙基于FDI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[J].中国工业经济,2007,(12):102-109.

[20]李晓钟,张小蒂.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影响的分析[J].国际贸易问题,2007,(12):106-111.

[21]李晓钟,张小蒂.我国得自外商直接投资的比较利益分析[J].国际贸易问题,2006,(11):97-101.

[22]张小蒂,李晓钟.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分析[J].管理世界,2005,(11):59-66.

[23]李晓钟,张小蒂.江浙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比较分析[J].中国工业经济,2005,(07):57-64.

[24]李晓钟.我国粮食对外贸易中的一个“悖论”及其成因探析[J].国际贸易问题,2005,(04):5-10.

[25]李晓钟,张小蒂.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工业经济技术溢出效应分析[J].财贸经济,2004,(12):75-80+93.

[26]李晓钟,张小蒂.粮食进口贸易中“大国效应”的实证分析[J].中国农村经济,2004,(10):26-32.

[27]李晓钟.产业比较优势动态性的实证分析[J].国际贸易问题,2004,(07):17-20.

[28]张小蒂,李晓钟.论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双重影响[J].管理世界,2004,(06):26-32+58.

[29]张小蒂,李晓钟.影响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分析[J].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,2003,(08):78-81.

[30]张小蒂,李晓钟.中国外贸三强省贸易模式比较分析[J].管理世界,2002,(12):40-47.